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
热门测试
热门栏目
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
热门专题
您现在的位置: 抑郁症网 >> 抑郁症科普大全 >> 常见问题 >> 正文
抑郁症的常见误区
作者:佚名    常识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5/4/15   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   【字体:

社会上很多人对抑郁症误解重重,对患者另眼相看。


对癌症患者,人们往往会报以同情,或者赞扬他们和病魔作斗争的坚强;但是对抑郁症患者,通常显得冷漠、回避甚至是嘲笑。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,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。

事实上,抑郁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交错的疾病。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,患者遭遇意志无法控制的精神障碍和痛苦,局外人也许永远不能体会到他们患者是痛苦。他们甚至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,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、开导或者指责患者,这是不科学、也是不公平的,也会让身边患有抑郁症的朋友产生病耻感,羞于言病,更没有勇气寻求救助。

对抑郁症的常见认知误区如下:

1、抑郁症=精神病?

生活中,很多人一听说“抑郁症”,就把它和“精神病”联想在一起。实际上,抑郁症的确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(心境障碍),它与常见的强迫症、焦虑症、失眠症等同属于精神类疾病的范畴。而大众观念中的“精神病”,实际上是医学上所指的精神分裂症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行为失常,就是所谓“疯疯颠颠”的表现,而在理性上,抑郁症的病人和正常人很接近,思路很清晰,与“精神病”大不一样。

另外,大众误解精神类疾病患者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,十分危险。实际上,与普通人群相比,精神病人的肇祸比并不高,重性精神病中仅约10%的患者有肇祸行为及危险。由于精神病人的肇祸事件被过度渲染,导致社会对精神病患者(精神障碍患者)产生了恐惧、歧视,增加了精神病患者(精神障碍患者)及病人家属的“病耻感”。

现实中,很多人,包括患者本人,也觉得得了抑郁症很丢人,没有勇气迈入精神科门诊的大门。其实,抑郁症也是疾病,是疾病就需要治疗。全社会大家应该给抑郁症患者多一些关爱,如果都歧视抑郁症患者,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会越来越多。

2、性格软弱、心胸狭窄的人才会得抑郁症?

抑郁症每个人都可能得,它和心胸狭窄或意志薄弱没有直接关系。历史上罹患抑郁症而性格坚韧的伟人比比皆是,如,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,二战时期的铁腕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,英国首相丘吉尔,硬汉作家海明威等等。

❤案例

张家辉在云南拍完《红河》返港后,发觉无法以个人意志战胜情绪低落、多疑、无动力、脚冷及失眠,最终要去求医。张家辉说:“见医生后被证实患上轻度抑郁,也证实我绝不能用意志力去征服这个病。不过最放心就是听到医生说抑郁病好普通,好多人都有,适当医治很快就复原!”

3、笑脸迎人、开朗乐观的人不会得抑郁症?
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并非总是以泪洗面。有部分患者表面上笑脸迎人、乐观开朗,其实这并非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,而仅仅是为了工作、面子、礼仪,强颜为笑。这样的抑郁症,又被称为“微笑型抑郁症”,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、学识高、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中,男性多于女性。这类人在社会上给人的印象是呼风唤雨,无所不能,表现得十分强大,能力似乎不容置疑。他们即使患上了抑郁症,往往也不会向他人诉说。

❤案例

2001年3月29日,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著名作家杨干华因抑郁症自杀离世。朋友在纪念他的博客中写道:“他人很好,说话滑稽幽默,满脸笑容、满头白发,像个老顽童。”他自杀前一天还在开党组会,讨论作协工作,没有任何言行异常。他走得很冷静,留下百字遗言,声明他的离去跟任何人都无关,并从容交代后事。

4、抑郁症是都市人才得的富贵病?

有人认为抑郁症是都市人才得的“富贵病、矫情病”,但有关调查显示,贫困人群是抑郁症高发群体。接受社会救济的人群中,抑郁症比例是总人口患病率的三倍。在中国农村,青年女性自杀的数量几乎是城市女青年的5倍,其中很多是抑郁症。但是,由于在中国社会,特别是农村,主流文化仍是男权文化,农村女性自杀事件并未受到很多关注。而农村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加上唾手可得的剧毒农药,让患有抑郁症的妇女更容易自杀。

❤案例

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张艳萍在接受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的采访时说,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令她颇受震撼:一个农村女教师结婚不到一年,便把自己反锁在屋里,喝下农药自杀了。她留下一封遗书,称自己的死和其他人无关,只是因为觉得生活太痛苦了。后来调查得知,其实她死前是有征兆的。自杀前,她变得非常不爱说话,还总是起床很晚耽误上课。而且家人回忆说,她在上中学时曾有过短时间的抑郁状态。这是典型的抑郁症。遗憾的是,这是在她死后才知道的。

5、抑郁症仅是“心灵感冒”?

如果说,把抑郁症视为像感冒一样的常见病,那么把抑郁症理解为“心灵感冒”是有道理的。但又必须知道,治疗抑郁症,绝不像治疗感冒那样简单,一是需要更长的时间,短则半年,长则数年;二是需要极强的毅力,树立信心,坚持服药,战胜自我。

所以,对于治疗抑郁症,一定要足够的打“持久战”的精神准备,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“心灵感冒”,认为“一治就好”。否则,患者会因为治疗迟迟不能见效,以及在治疗中经受各种痛苦,而心情沮丧,悲观失望,最后放弃治疗。

6、抑郁症是心理问题,不用吃药?

在关于抑郁症的各种认知中,将抑郁症看成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,恐怕是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误解。正因为此,很多抑郁症患者以为,只要有坚强的意志,靠自己就能“走出来”,因而拒绝精神科医生和药物的帮助。实际上,抑郁症根据不同的轻重程度有不同的应对办法。轻度抑郁症可以不吃药,通过心理治疗及自我调节得到缓解(心理治疗应该限时,如治疗6周抑郁症状无改善时,则需考虑采取药物治疗);中度抑郁症患者可以用药,也可以不用;重度抑郁症患者必须用药。

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,药物是根本,心理治疗是辅助。要在家人支持下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。

7、吃药会变傻、变笨?

这个误解,多半出于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。副作用确实存在,有的表现为口干、视力模糊、排尿困难、便秘、轻度震颤及心动过速等,有的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、心动过速、嗜睡、无力等症状。

但是,副作用也没那么可怕。很多患者一打开药品说明书,就被上面列举的密密麻麻的副作用吓倒,不敢吃药。其实,西药对于副作用,是“丑话说在前头”。西药上市前,要进行多期药物实验,只要任何一名患者出现一种副作用,说明书都会把它一一列举出来。事实上,出现这些副作用的概率非常低。而且,在很多情况下,只要身体逐渐适应了药物,副作用也就会逐渐消失,绝不会让人变傻、变笨。

患者还应区分不适感究竟是药物副作用,还是症状本身。副作用也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。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体质关系很大,与他服药时的内环境有关,包括心理状态也有关,不可一概而论。

对于疾病和副作用的利害关系,应是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。无论如何,副作用和抑郁症对人的精神、肉体的摧残相比,微不足道。绝不能因为害怕副作用而中止治疗。

8、抑郁症用药就应该立竿见影?

全球每年都会向市场推出数十种抗抑郁新药,但至今为止,尚无一种抗抑郁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一般来说,西药发挥作用是立竿见影的,可是抗抑郁药是个例外。这是因为,抗抑郁药作用于大脑,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旅程。实现改善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,既需要足够的药量,也需要足够的时间。任何一种抗抑郁症起效,至少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,有的甚至需要六到八周。这就是“足量足疗程”的由来。因此,病人即使在医生指导对症下药,效果也至少在2-3周之后开始出现。对此,患者和家属必须有充分的耐心。

很多患者不知此理,服药三五天后,发现没有效果,就失望而停药;也有的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,正面效果没有显现,副作用却先期到来。他看不到前景,又难以忍受副作用的痛苦,中途放弃服药,功亏一篑。

因此,无论选用哪种药,都必须用足治疗剂量。不要期待奇迹发生,要咬紧牙关,坚持一直到药物起效。

来源: 泰能心理。微信公众号:tainengxinli-2002

 

 


更多精神科医生原创抑郁症科普文章,欢迎扫码关注抑郁症公众号(yiyuzheng037),欢迎添加周医生个人微信zhoushaoyu036。讨论交流或更多服务推荐一个抑郁症病友家属社区,微信公众号搜索一路奔跑(dba120)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。我是周绍宇,只想把快乐还给你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微信订阅号:yiyuzheng037         

分享到:


你可能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:


常识录入:master    责任编辑:master 
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
你有多久没睡好觉了?之战胜
两个睡眠的小绝招
抑郁与睡眠障碍,你能分得开
你知道睡眠的小绝招吗?(系
【转载】你知道睡眠的小绝招
【转载】你知道睡眠的小绝招
【转载】你知道睡眠的小绝招
母亲患"抑郁症" 可能严重影响
产后抑郁是缺睡眠所致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Copyright©4006-4017 版权所有。本站是科普 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的治疗等精神科常识的网站。中华抑郁症网,只想把快乐还给你!